電動爬架網防護體系施工
摘 要:北京綠地中心3號商務辦公樓工程建筑總高度151.85m,為保證高空結構施工安全,選用了電動爬架防護體系。電動爬架體系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可靠有效的措施,經實踐證明,該工藝操作方便,安全系數高,確保了高層建筑的施工安全。
1 工程概況
北京綠地中心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大望京商務區內,為大型群體公共建筑,包括5 個單體建筑及2 個地下連通車庫,總建筑面積達到351524 m2。其中3 號商務辦公樓建筑面積57618 m2,建筑總高度151.85m,屬超高層建筑。該工程地下5 層,地上31層,結構形式為型鋼組合框架核心筒結構。層層高8.0m,標準層高4.1m,外檐為玻璃幕墻與石材幕墻組合而成。東、西、北三側外立面平直,南側外立面為漸變弧形。
2 防護架體的選擇
2.1 結構防護特點
根據建筑外立面效果,主體結構南立面采用弧形設計,弧形兩端水平方向相差5 400 mm。采用懸挑式腳手架作為外防護架體時,懸挑鋼梁在圓弧轉角處設置困難,且搭設時難免造成墜物。625 地塊共建設三棟單體建筑,根據建設單位工期安排,1,2 樓已竣工完成。本工程在結構施工期間1、2 樓就已經有業主入住,但1,2,3 號樓座間空間狹小,因此3 號樓結構施工期間須做到防護到位,防止高處墜物,避免給人員通行帶來安全隱患。
主體結構北、南、西三個立面均設有懸挑板,長外挑2 700 mm,常規做法采用腳手架做支撐,且需要連續三層支頂,施工時不僅周轉材料用量多,且高處墜物隱患大。
本工程為超高層建筑,安全防護系數要求高,且施工工期緊張,所以外防護體系不僅要安全性能高,還要兼顧操作簡便、周轉時間短的要求。
2.2 防護體系選擇
目前,適合框架剪力墻結構且工藝成熟的外防護體系有懸挑式腳手架和附著式整體提升或分片提升腳手架(以下簡稱“爬架”)。相對于懸挑式腳手架,爬架的顯著優點是安拆方便、操作簡便、經濟耐用,不僅節約大量材料及人工,而且自動化程度高,維護和保養方便,廣泛應用于高層和超高層建筑中。
經過研究與核算,電動爬架的施工成本與懸挑式腳手架的施工成本相當。但懸挑式腳手架使用過程中將占用大量周轉材料,基本上是電動爬架的2 倍,且施工時需要周轉安拆多次,由于搭設材料多,難免造成高處墜物,給地面人員帶來極大安全隱患,因此,本工程外防護體系采用電動爬架。
3 電動爬架體系
3.1 機位設置
本工程電動爬架共設置38 個機位,采用單軌吊車升降。根據結構流水段共分成四片,隨結構施工按照流水段分片進行提升。結構標準層層高4.1m,架體防護4 層,爬架總高度為19.8m,架體寬度0.9m,架體步高1.8m,架體距離結構邊0.5m.